12月9日,2023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座谈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从乡村治理到乡村经营: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并致辞。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作主旨发言。
何维指出,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何维强调,面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任务,我们探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工作的统一领导,以中共领导下的多元共治为框架凝聚治理合力。全面把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方向,构建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乡村经营新局面。何维表示,农工党要立足界别优势,联动社会力量,为基层治理主体协商共议搭建平台,履行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服务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的政治责任,展现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强大的制度优势,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持续赋能。
2023基层治理创新座谈会12月9日在京召开。图为会议中的圆桌对话环节。农工党中央供图
会议还设置“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探索”“乡村经营中的多元力量”两场圆桌对话环节,并发布了乡村基层治理模式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座谈会由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吕忠梅主持。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委、农工党中央各专委会、基层治理模式典型省份农工党省委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参加座谈会。(完)(《中国新闻》报记者刘军)
中新网成都12月10日电 (记者 王鹏)从四川成都开往湖北荆州的铁水联运“长江班列”10日上午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中心站首发。
12月10日上午,从四川成都开往湖北荆州的铁水联运“长江班列”首发。胡志强摄
据了解,开行“长江班列”是四川省落实国家“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四川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该班列由蜀道集团作为四川省级运营主体推进开行。
当日的首发班列搭载着钛白粉、元明粉、玻璃纤维等物资,将经铁路到达湖北荆州,再由长江水运分拨至江苏、上海等地,运输时间将由原来的15-20天缩短为10天左右。
数据显示,长江三峡枢纽投运20年来过闸运量快速增长,2022年三峡枢纽过闸运量已达设计限值1.6亿吨,2023年前三季度更是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27亿吨,同比增长10.02%,待闸时间已从2011年的17小时增加至2022年的223小时。随着未来广巴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完成,西北地区铁水联运货物运量将大幅增长,会进一步增大三峡枢纽过闸压力。
蜀道集团副总经理杨如刚表示,铁水联运“长江班列”既有效减轻三峡枢纽过闸负荷,解决上下游货物通道交流瓶颈问题,又大幅提升运输时效,更好保障区域产业所需能源、工业原材料的正常供应。通过构建新的沿江物流大通道,能够进一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四川省营商环境,为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长江班列”未来将按照“立足四川、辐射西部”的工作思路,通过试点引导、逐步拓展、有序扩张的方式,实现常态化双向开行。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对三峡枢纽1500万吨以上的通航运量缺口分流,约占未来三峡分流运输总量的30%,有效解除川渝及西部地区水运交通所带来的掣肘。(完)